推廣計算機測色與配色等應用新技術,振興我國的紡織工業
自20世紀中葉(1946年)第一臺電腦問世以來,電腦技術一直蓬勃向前發展,到了本世紀末,器發展速度更無與倫比,應用范圍已經滲透到各個行業、各個領域,甚至各個家庭。其實,電腦的生命就在于應用,應用的需求又提出新的課題,而解決這些可以又帶來了更大的應用領域,周而復始,電腦就是這樣滾血球似的向前發展。
紡織是古老的行業之一。從猴子變成人的時候開始,人就跟紡織結下了不解之緣。雖然曾經有人把紡織業成為“夕陽工業”,但是近年來西方發達國家紡織業的比重又有所回升,因為人類就像離不開糧食一樣,也離不開紡織,只是,新的紡織技術不同于傳統紡織,電腦賦予了它新的靈魂。現代的技術給古老的行業注入了青春的活力,而古老的行業又現代的技術提供了廣闊的表演舞臺。計算機測色與配色新技術著眼于紡織、印染、絲綢、針織、服裝等各行業中的應用,質在推廣計算機的應用新技術,振興我國的紡織工業。
該技術是徐海松在從事多年計算機自動測色與配色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有關應用的經驗,并參閱了國內外大量的科技文獻,經過系統的整理和總結而成。著重講解了計算機自動測色與配色的新技術,供廣大讀者參考。
本技術全書內容共分四章。第一張系統介紹CIE標準色度系統、均勻顏色空間以及顏色的色差計算和同色異譜評價方法。第二章講述物體表面色的測量原理與方法,詳述儀器的結構類型及其硬件與軟件系統的設計,并對國際上現有的快速分光測色系統進行了對比分析。第三章簡要討論在計算機彩色顯示器上進行模擬色紡真的技術及其實現的算法。第四章分析計算機自動配色的現狀及其理論基礎,推到染料配方預測的算法并給出配色的技術條件,論述計算機自動配色的定標著色及其基礎光學數據的誤差修正方法,介紹了自動配色軟件包的功能模塊及其流程設計,針對計算機自動測色與配色技術在紡織印染中應用的工藝過程進行簡要的總結,給出技術要求及操作程序,并對配色誤差進行系統的討論。